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分泌性中耳炎(二)

时间:2023-07-18 13:42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和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本病在小儿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

      0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大多有感冒史。以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可伴有自听增强感。少数患者主诉听力在数小时内急剧下降,往往被误诊为“突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匿,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具体的发病时间。患者的耳聋严重程度常有波动,例如,当头部前倾或偏向患侧时,由于鼓室内的液体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得到改善,中耳液体很黏稠时,听力则不因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小儿大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幼儿可表现为言语发育延迟,学龄前儿童常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家长误认为其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则以学习成绩下降,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等为主要表现。如果小儿仅有一耳患病,另侧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察觉而于常规的体检时方被发现。

      0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耳痛,疼痛可轻可重,有患儿因耳痛而夜间来急诊的,慢性者无耳痛。

      03耳内闭塞感: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是成年人常见的主诉,按捺耳屏后这种闭塞感可暂时得以减轻。

      04耳鸣: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音歇性,如“噼啪”声或低音调“轰轰”声,个别患者有高调耳鸣。成年人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但若液体很粘稠,或液体已完全充满鼓室,此症状缺如。

      治疗方法: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渡功能,以及病因治疗等综合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01非手术治疗: 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抗菌药物进行适当的治疗,但疗程不宜过长。可供选用的药物有各类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择药时应注意该药对本病常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的敏感性。

      ※ 糖皮质激素:可用地塞米松或者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

      ※ 伴有鼻塞症状时:可用药改善鼻腔充血状态。

      ※ 咽鼓管吹张:可自行吹张,可波氏球吹张,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张。

      02手术治疗:即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置管术等。

      03病因治疗: 腺样体切除术:因腺样体肥大所致者行腺样体切除术

      扁桃体切除术: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由此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或扁桃体明显肥大者,可作扁桃体切除术。

      鼓室探查术和单纯乳突开放术。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