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研教学 > 论文著作科研成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17-08-22 08:47来源:未知 作者:骨科 点击:
  •   论文题目(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缩写;使用简洁、准确的短语)

      姓名:张彦虎 王淑兰 单位: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市房山区 邮编:102400

      [摘要]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组方(糖尿康2号)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8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临床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情况。

      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多饮、多食、口渴,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多饮、多食、口渴,乏力等症状及血糖控制水平,都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组方治疗糖尿病,可明显缓解患者多饮、多食、口渴,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组方。

      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DM中90%以上为T2DM,按其自然过程分为DM前期、DM期与慢性并发症期。DM血糖严重升高者可发生DM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或血管等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是DM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中医认为:禀赋异常、五脏柔弱、素体阴虚、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久坐少动、运动量减少等为DM发生的原因

      糖尿病为食、郁、痰、湿、热、瘀交织为患。其病机演变基本按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发展。发病初期以六郁为主,病位多在肝,在脾(胃);继则郁久化热,以肝热、胃热为主,亦可兼肺热、肠热;燥热既久,壮火食气,燥热伤阴,阴损及阳,终至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受损,病邪人络,络损脉损,变证百出。

      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组方(糖尿康2号)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经过长期服药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延缓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受上述治疗的(68例)糖尿病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患者的对比临床观察情况作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诊断: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报告1999诊断标准

      糖尿病 静脉血浆 毛细血管全血

      空腹和(或) ≥7.0 ≥6.1

      服糖后2小时 ≥11.1 ≥11.1

      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如有检测) <7.0 <6.1

      和服糖后2小时 7.8-11.0 7.8-11.0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空腹 6.1-6.9 5.6-6.0

      服糖后2小时(如有检测) <7.8 <7.8

      1.2纳入标准:具备上述诊断条件者。

      1. 3排除标准: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b、高血糖高渗状态。

      1. 4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118,所有病例均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糖尿康2号(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脉辨证加减)主方如下:(熟地黄25g 炙黄芪40g 乌 梅20g 小茴香10g 葛 根20g 企边桂10g 麦 冬30g 生山药40g 泽 泻20g 炙苁蓉10g 熟地黄25g 百合20g 沙参20g 炙龟板20g 炙鳖甲20g 柴 胡10g 太子参15g 甘草10g)。

      3. 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临床症状及血糖情况: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血管超声等情况。

      评价标准: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口渴,乏力等症状消失,空腹血糖控制在4.5-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4.0%-6.3%。好转:多饮、多食、口渴,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控制在4.5-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8.0%。无效:治疗前后各项症状无任何减轻,空腹血糖仍高在8.0mmol/L以上者,糖化血红蛋白>8.0%。

      4 结果

      4.1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口渴,乏力等症状消失,空腹血糖控制在4.5-6.0mmol/L,糖化血红蛋白4.0%-6.3%。总的好转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责任编辑:G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