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你对疼痛了解多少呢?

时间:2021-08-24 13:55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问“医生这个手术之后会很疼吗?”,“不用止疼泵,我们回去吃止疼药吧,小手术应该没事”,试问大家对疼痛了解多少呢?

      1、你知道疼痛是怎样产生的吗?

      疼痛是人体受到各种损害性刺激时的感觉反应, 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低部位的防御和逃避性的反射活动, 使人产生不愉快, 同时伴有情绪反应。可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是指由于机械损伤,温度变化,化学等因素刺激了机体,使得机体局部组织损伤,并且释放了致痛物质组胺等作用于到人体的痛觉感受器,于是产生了痛觉冲动,并且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达脊髓,然后投射到大脑皮质导致了疼痛。慢性疼痛是指疼痛持续超过一种急性疾病的一般病程或超过损伤愈合所需的一般时间,或疼痛复发持续超过1个月。它的形成与持续不仅给病人而且也给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急性疼痛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亢进,机体激素分泌增多,也会影响某些脏器的功能。久而久之,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疼痛,还可能引起机体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比如消瘦、烦躁等。

      2、你知道什么是手术后急性疼痛吗?

      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在多个器官和系统引发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手术后急性疼痛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生理性疼痛主要是损伤局部刺激的增加足以使之反应形成疼痛,但此刺激并不使组织产生炎性反应或神经损伤。病理性疼痛常由于炎性反应或神经损伤所引起,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属于正常的感觉反应,后者则属于不正常状态下的病理反应。良好的术后疼痛控制(包括伤害性刺激疼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非常重要。未受控制的术后疼痛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影响。

      3、你知道手术后急性疼痛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吗?

      术后的早期疼痛会引起患者体内的内源性递质和活性物质的释放, 如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使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引起全身血管收缩, 水-钠潴留, 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 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 又可引起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 蛋白合成缓慢, 组织分解代谢加强, 对切口愈合极为不利;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同时如果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极有可能转变为慢性疼痛将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临床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减轻患者疼痛呢?

      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实施对于术后患者至关重要,多模式镇痛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降低因疼痛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