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长寿时代,如何做一个健康的老人家?关注这四点→(4)

时间:2023-10-25 16:57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第五,有病看医生,问药找药师。

      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往往需服用多种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存在有害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老年患者或家属不了解所用药品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是觉得上述要点过于复杂、专业,无所适从,可以到医院药学门诊寻求药师的帮助。

      心理健康 不容忽视

      进入老年期,不少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孤独、恐惧死亡、抑郁等,而记忆力减退和情绪问题是老年人常见的两个心理问题。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有哪些警示信号?家属又该如何应对?

      改善认知有办法

      很多老人感慨,随着年龄增长记性越来越差。那记忆力减退是怎么回事呢?记忆力减退是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大多数记忆力减退是良性健忘,经过提醒,老年人也能回忆起来。有的老人经过提醒都不能很好回忆,甚至坚持己见(尤其是坚持错误的记忆),可能就要考虑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了。二者在临床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
     

    •   一般在医学上通过即刻记忆、近记忆以及远期记忆来进行初步评判。即刻记忆就是在短期内保留少量能立刻回忆的能力。一般使用数字广度的方式进行测验,检查者按每秒一个字的速度说几个数字,并让被检查者立刻重复,数字个数由少到多,一般平均数字广度为7~8个。一般老年人差1~2个可以接受,差得太多,即刻记忆认知下降的可能性就有所增加。

        近记忆也就是记住新信息的能力,有时也称为短时记忆,一般是给予被检查者一些(新的)信息(或者是刺激、知识,这种信息是患者以前不知道的),告知其需要记住,并且片刻后需要让其回忆出来,一般是给予3~4个不相关无规律的字词,比如:大树、自行车、电视机、零件、钢笔等,先让被检查者重复几次,然后中间穿插一些其他检查,待5~10分钟后,再让被检查者重复刚才提到的字词。一般情况,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回答出3个左右,而有近记忆障碍的老年人可能一个都答不出来。

        远期记忆也就是回忆过去记得信息的能力,也被称为长期记忆。一般可以询问被检查者上学年龄、结婚年龄、工作年龄、过去发生的大事、孩子出生的情况、退休的年龄等。通过这些最简单的询问,家属可以尝试了解老人是否有记忆下降的可能,当然还有更复杂,甚至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的检查,还包括需要通过采集血液、使用仪器进行的测试。

        情绪问题巧应对

        老年人因为所处的年龄阶段会面临退休、身体疾病、外伤、活动受限、感知觉下降、社交群体改变、经济下降、环境改变、家庭成员故去、各种原因导致的独居等情况。

        各种各样的因素单一或叠加出现时,会让老年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个性上也会出现孤僻、被动、依赖、固执等改变,还有的有内分泌等指标的改变,严重的也会出现情绪方面的疾病,均需要提高警惕。

        老年期情绪问题常见的有抑郁状态、焦虑、失眠等。老年人会描述自己心烦意乱、忧郁、悲伤、觉得没意思、老是觉得乏力,提不起精气神,反应变慢,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生活、睡觉都觉得力不从心,对外界好的、坏的、新奇的事物都没有太多的反应,回避社交、讨厌吵闹。

        有些老年人会觉得自己老了,没有价值,甚至会用灰暗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的情形。最严重的是想到自伤、自杀,觉得死了才能解脱。

        但是老年人常常不能很好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反应,认为老年人就应该稳重,啥事都要处事不惊,或者不承认自己有情绪问题,把出现的问题归结为身体的疾病,更愿意跟家人和医务人员谈及自己是“心慌、乏力、腿脚不好、气紧、尿频”,甚至完全用躯体症状来与外界对话,见到医生不停述说身体不舒服。

        上述两种疾病是老年阶段容易发生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家属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症状严重者需要及时送医治疗,选择合适的对症治疗药物。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要时还要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使用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有的药物需要维持治疗。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