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立农介绍,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进展较快,所以学术界也将其称为“恶性”糖尿病。此外,国内外研究均发现,相比于中老年患者,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带糖”的时间更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血管中超标堆积的葡萄糖,会损伤全身的大血管、微血管,威胁患者的眼睛、肾脏、心脏、大脑,严重时可致下肢截肢、失明、心梗、脑梗、肾功能衰竭等。
“一个人在40岁之前患上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50岁左右就可能发生并发症。那个阶段的人身上肩负着很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旦发生变故,将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在这一严峻态势下,纪立农指出,国内早发型2型糖尿病诊断率目前只有20%。
“在50~60岁这个年龄段中,糖尿病的诊断率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相比而言,年轻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和诊断率整体偏低,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病。”纪立农介绍,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熬夜、压力大以及由此造成的肥胖在现在的年轻群体中较为常见,而这些生活方式都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我在专病门诊中见到的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存在超重问题。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体重得到明显改善之后,血糖水平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在纪立农看来,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只要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疾病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真正可怕的是患病不自知,延续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定期体检、尽早干预是关键。纪立农介绍:“很多企事业单位每年会组织员工体检,根据体检报告可以发现,一些人的血糖水平在几年前就已经不正常了,但直到出现了明显的糖尿病相关症状,才来医院就诊。”正是这样的忽视和耽搁,导致原本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异常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还能够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实现血糖逆转的群体加入糖尿病大军。
“年轻人必须意识到,糖尿病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早诊早治至关重要。”纪立农说。
转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