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主任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介绍 > 健康科普 >

走进血培养的世界

时间:2018-05-29 10:4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血培养,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用于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的病因学诊断,一般需要5-7天,才能出报告。

  一、为什么要送检血培养?

  1、血培养是诊断细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金标准;

  2、血培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3、发热患者中有5-15%血培养阳性;

  4、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没有哪项微生物试验比血培养更重要了。

  二、什么时候进行血培养?

  怀疑感染或脓毒血症时,应常规做血培养,如:不明原因发热或体温过低,休克、寒战、僵直;严重的局部感染;心率异常加快;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

  三、怀疑血流感染,什么时候采血最好?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0.5~1h内采血;也可于寒战或发烧后1h 进行;在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采血;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无需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 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 (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四、为什么每套标本中应包含厌氧培养?

  厌氧培养能提高厌氧菌感染患者的诊断率;提高临床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

  报告时间提前。

  说明:

  ( 1)厌氧瓶除了检出厌氧菌,另外对葡萄球菌、肠杆菌菌科细菌以及苛氧菌的检测有优势。

  (2)资料显示16%的链球菌和17%的肠杆菌科细菌血培养时仅厌氧瓶报告阳性[1]。

  (3)研究者对7072份同时做需氧瓶和厌氧瓶的血培养结果分析显示,640份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其中需氧和厌氧瓶同时阳性为55%,仅需氧瓶阳性为26%,仅厌氧瓶阳性为19%[2]。

  (4)研究显示需氧瓶有9%比厌氧瓶早1天报告阳性结果,而厌氧瓶有5%比需氧瓶早1天报告阳性结果[2]。

  五、应该采几套血液标本?

  研究表明,不同血培养套数检测灵敏度不同。1 套为73.2%, 2套为93.9% 3套为96.9%。因此建议:成人:最少2套,3套更好。

  六、标本间隔多久采集?

  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3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会在15~30min内清除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治疗前30min内采血3套;可疑亚急性心内膜炎:第一天治疗前,每隔0.5~1h采血,连续采2~3套。如果结果阴性,第2天、第3天再抽取血培养(24h内采血不超过4套)。

  七、每次采集血液量是多少毫升?

  成人:每瓶10ml,每套20ml,两套共40ml;儿童:按年龄和体重采集足够的血量,不超过患儿总血量的1%。新生儿:≥0.5ml/瓶;婴幼儿(1~36个月):≥1.0ml/瓶;(≥36个月):≥4.0ml/瓶。

  八、接种时关注事项,首先注入哪个瓶子?

  血量充足: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避免空气进入;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需氧菌导致的。

  九、血培养瓶应如何保存?

  接种前后的血培养瓶应保留在室温,不得冷藏或冷冻;接种后应尽可能快地(最好在2h内)送到实验室,如有任何耽搁,仍应在室温下保存。

  十、血培养中常见的病原菌

  常为真正的病原菌(>9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很少为真正的病原菌(<5%):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芽孢杆菌;纠结彷徨的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责任编辑:小东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