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医院看病,很多时候做完CT检查之后,医生会给出一个诊断报告单,那么诊断报告单都包含什么呢? 其实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是由放射科诊断医生完成的,可以做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患者信息,这不用多说 2:检查信息,会写清扫描的部位、条件,以及检查日期和时间等。 3:影像所见:是最专业的内容,一般供临床医生看,病人可不看这段。 4:诊断意见:这是本次检查的结果,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正常、异常及两者之间的状态三类。 做完CT检查,一大堆专业术语,会让我们一头雾水,我们来简单科普下 1:不用任何干预直接做的CT检查,叫做CT平扫,也是最常见的检查。 2:打入造影剂后再检查,叫做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延迟期等几组图像;增强扫描越来越成为CT扫描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病变对比,了解病变血供特点,最终有利于明确定位、定性、定量、定期诊断。 3:CT报告描述中,会有一个CT值的概念,它是各种组织密度的一个人工规定的相对量值,单位为HU。规定水的CT值为0HU,骨皮质为正1000HU,空气为负1000HU,一般软组织40HU左右。通过CT值可以大体判断不同病变的组织成分。 4现代CT设备性能极高,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可借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做二次处理,叫图像后处理,适用于动脉期血管成像,叫做CT血管成像(CTA);容积再现技术(VRT),空间感极强,类似解剖标本;利用三维数据,观察管腔内部表面情况,叫做仿真内窥镜(CTVE);将横断面采集的图像,重组呈其他方向上的平面图像,如冠状位、矢状位,叫做多平面重建(MPR);将横断面的原始图像沿某解剖结构,如弯曲的肋骨、血管等,重组成一个平面图像,叫做曲面重建(CPR)。 最后,在诊断结论部分,大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明确写的是什么病,而是一长串类似于上方描述的话,这说明病情复杂,不好直接下结论。说“占位性病变”,一般指的是肿瘤;说“炎性病变”,是大类型,不好确定是什么感染;说“可能性大”,是诊断倾向性;说“不除外XXX”,是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说完这些,大家肯定对CT报告单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报告单只是影像医师个人阅片结果和个人经验表达,只是影像诊断而不是最终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化验等其他检查综合诊断才能最终确诊病情。 (责任编辑:小东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