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秋雨凄凉。的确,在秋三月里,红衰翠减,百花凋零,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秋愁”上头催生的可不一定是你的创作热情,反而很有可能让你疾病缠身。 秋愁不完全是心理原因,生理原因也很多: 一、“褪黑激素”的大量分泌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褪黑激素”是一种由大脑底部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的情绪。在秋季这种激素的分泌会由于日照时间的减少而增加,从而让人精神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 二、低温抑郁症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的天气变化非常大,在低温状态下,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此时很容易就产生了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秋愁也就由此而产生、加重。 秋愁看起来也挺可怕的,毕竟积极、阳光的心态对于人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都十分的重要。那么,秋季如何防止“秋愁”上头呢? 一、起居要有规律。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熬夜非常的不可取,在秋天更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仅能防止“秋愁”,还能帮助你摆脱“秋乏”。 二、注意体育锻炼,益登高望远。 秋季锻炼可选择室外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登高望远可防止在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产生愁绪,且“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日美景更让人心旷神怡,百愁皆消。 三、多吃高蛋白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如牛奶、鸡蛋、肉类、豆类等。而咖啡、绿茶、香蕉、巧克力等食物也能帮助人在心情抑郁的时候稍加兴奋,改善秋愁状况。 (责任编辑:小东邪) |